在中国古代魏晋时期诗和酒就有了密切的关系;到了隋唐,酒已经普遍地融合在诗当中了。唐代诗人李白和魏晋的作家一样,也和他同时代的诗人一样,对酒有着深厚的友情。李白的很多好诗是在醉后写成的,也可以说是“醉中豪语”吧。也是醇酒的力量,使他的宗教信仰出现了真空,暂时解脱了神仙思想的束缚。同诗友兼酒友一起痛饮高歌,谈古论今,作赋吟诗,也是李白最快意的事了。
李白嗜酒,同酒店的老板很有交情;卖酒的老头死了,李白作诗哭他:
-纪叟黄泉里,还应酿老春。夜台无晓日,沽酒与何人?(《哭宣城善酿纪叟》)
李白嗜酒,同酒具也很有感情:
-舒州勺,力士铛,李白与尔同生死。
-鸬鹚勺,鹦鹉杯,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!(《襄阳歌》)
李白嗜酒,醉后将富贵功名抛得一干二净:
-钟鼓馔玉何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
-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。(《将进酒》)
李白嗜酒,同朋友们喝酒却很随便:
-两人对酌山花开,一杯一杯复一杯;
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(《山中与幽人对酌》)
李白嗜酒,醉后是不谈神仙的:
-仙人殊恍惚,未若醉中真。(《拟古》其三)
-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;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
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?三盃通大道,一斗合天然。(《月下独酌》)
李白嗜酒,同时对天空中一颗最大的明星-月亮,也有特殊的因缘。皎洁的明月,在李白的诗中是高洁的象征。李白向来是以“高洁”、“清高”作为自己的性格、风度的标准的,所以对明月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。
-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(《月下独酌》)
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有的历法-阴历,对“月”是再熟悉不过了。关于“月”自古以来产生过多少美好的传说或神话: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、嫦娥奔月等等。李白的诗集中有许多诸如《月下独酌》、《峨眉山月歌》、《把酒问月》等专以明月为题材的诗,读后会使我们觉得仿佛明月永远照耀着李白:-“万里与人长相随“。无怪郑谷要说:“何事文星与酒星,一时分付李先生。高吟大醉三千首,留着人间伴明月。”(《读李白集》)
更多资讯请关注99米商城:http://www.99m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