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的奇山异水,滋养着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各个少数民族。他们依山傍水而居,披金戴银而饰,能歌善舞而娱,热情好客而为,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,其中,酒文化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,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,构成了贵州酒的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。
咂酒
咂酒之俗,盛行于贵州苗、彝、仡佬、土家等民族中。制作咂酒的原料,多以本地所产的主、杂粮酿制,不蒸馏、不除糟。饮咂酒,一般是将经发酵并存放一段时间的原酒连坛端上,当场启封。启封后,将数支咂管插入,砸管系用一米多长的细竹制成。
酒礼开始,主客便分批围坛捧杆吸饮,未饮者在一旁歌舞助兴,再逐渐轮换。因吮吸时口内“咂……咂”有声,故称“咂酒”。
交杯酒
在贵州的苗、布依、侗、水等民族地区,普遍盛行着一种颇具特色的酒俗——交杯酒。交杯酒有三种形式:一种是二人各持一杯,相互同时递到对方嘴边,并同时饮下。第二种是主客各自举杯与对方持杯的手臂相勾,再将自己手中的酒同时饮下。这两种多是主人对客人敬酒时所行的酒俗,取交杯即“交情”、“交心”之意。第三种是在集体的酒宴中,众人各持一碗同时顺向举至相邻客人嘴边,再同时饮尽,此俗取心心相印、肝胆相照之意。
姑娘酒
侗族和苗族都有酿制姑娘酒的习俗,即姑娘出生时,马上为她煮一坛甜酒,将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,待姑娘长大成人后的婚嫁之日,才开窖启用,与江南地区酿造的“女儿红”异曲同工。
但苗族和侗族在姑娘酒的饮用习俗上又略有不同。侗族主要是作为姑娘陪嫁酒饮用。苗族的姑娘酒(又叫女酒)则更为讲究,在酿造时必须经过滤后密封于小口大腹的土罐中,至冬腊月之际,池塘水干涸时,再埋于池塘底部,直至女儿出嫁后回到娘家,才取出用以招待亲友宾客。
更多资讯请关注99米商城:http://www.99mi.com/